永州江永县旅游资源简介

2024-12-13

一、江永县的由来

江永县拥有着悠久而丰富的历史,其源头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那时这片土地上就已经有人类活动的踪迹。

秦嬴政二十六年,王翦戍都庞,奏请设立营浦县,江永县北部地区即为当时的营浦地,隶属长沙郡。自此,这片土地开始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变换着名称和归属。

汉元鼎六年,在江永县境西南部设置了谢沐县,因境内有谢水、沐水而得名。谢沐县县治最初在今甘棠村附近,隶属于交州苍梧郡。与此同时,长沙郡被拆分,零陵郡设立,江永县东北部的营浦县改隶荆州零陵郡。

三国时期,吴甘露元年至南北朝时期,谢沐县先后归属临贺郡(宋改临庆国)。而营浦县则先后隶属于营阳郡(西晋时零陵郡改名为营阳郡,梁时又改名为永阳郡)。

隋朝开皇九年,谢沐县与营浦县合并为永阳县,隶属于永州总管府(大业三年改零陵郡)。

唐朝武德四年,永阳县属南营州。贞观八年,道州江华郡设立,永阳县被撤销并入营道县。天授二年,又从营道县中分出重新设置了永阳县,属道州,县治在圳景村附近。天宝元年,以永明岭(今都庞岭)确定县名,永阳县改名为永明县,属道州,县治迁到白塔脚村。元和年间,柳宗元为桃溪书馆(今江永县二中)作记。广明元年,黄巢率起义军驻于白塔山下。

宋朝建隆元年,永明属湖南路道州江华郡。宋熙宁五年,永明县撤县建制,允山、允平、文德、谢沐、永川、崇福六乡划入营道县,兴化一乡划入冯乘(今江华)县,永明设镇。宋元佑元年,永明县恢复建制,仍属湖南路道州江华郡,县治设在今县城潇浦镇的潇水河南岸。咸淳九年,广西秦孟四起义军攻破永明,杀富济贫,安抚使江万里,提刑文天祥率重兵驻古宅 “围剿”,秦孟四被俘就义。宋景炎二年,永明县属岭北湖南道道州路总管府。

元朝大德九年,官府派重兵 “围剿” 千家峒,全峒瑶民被迫外逃。元泰定三年十月,扶灵、清溪、栎头源等瑶民起义,翌年四月再度起义失败。元至正十二年,邓四率境内瑶民起义,在境内外转战 18 年。

明朝洪武元年,永明县属湖广布政司永州府。洪武九年,隶属永州府道州。

清朝康熙三年,永明属湖南布政司(后改省)衡永郴道永州府。清雍正十年,永明属湖南省衡永郴桂道。

1949 年 11 月 21 日,永明和平解放后属永州专区。1950 年 5 月,永州专区改称零陵专区,永明县属之。1952 年,撤衡阳、零陵、郴州专区,成立湘南行政公署,永明县属之。1954 年,撤湘南行政公署,置衡阳、郴县两专区,永明县属衡阳专区。1956 年 3 月,因江华划两区一镇入县,取江华、永明首字,永明县正式更名为江永县。

江永县的名称变迁,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巨变,承载着无数的故事和记忆。从营浦县到谢沐县,从永阳县到永明县,再到如今的江永县,每一个名称都有着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意义,它们共同构成了江永县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

二、人口情况

常住人口

江永县的常住人口情况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发生变化。截至 2022 年末,江永县常住人口为 21.65 万人。同时,也有资料显示江永县总人口 28.04 万人(含回龙圩管理区 1 万人),2020 年第七次人口普查,常住人口 23.57 万,2022 年户籍人口 28.43 万。

从近几年的数据可以看出,江永县的人口规模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常住人口数量的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经济发展、就业机会、生活环境等。

江永县的人口分布在各个乡镇,其中潇浦镇作为县政府驻地,常住人口相对较多。潇浦镇面积 80.82 平方公里,常住人口 79225 人。潇水流经潇浦镇,90% 的村庄坐落在潇水河两岸,得名潇浦。上江圩镇位于江永县东北部,是江永县北大门,面积 71.5 平方公里,常住人口 18026 人。夏层铺镇位于江永县县境西南部,镇政府驻地距县人民政府驻地潇浦镇 18 公里,面积 121 平方公里,常住人口 18627 人。桃川镇位于江永县西南部,距县城 31 公里,面积 547.44 平方公里,常住人口 34726 人。粗石江镇位于江永县西南部,面积 168.93 平方公里,常住人口 16008 人。松柏乡位于江永县东南部,距县城 25 公里,面积 228.46 平方公里,常住人口 19092 人。千家峒乡位于江永县的北面,距县城约 12 公里,面积 159.8 平方公里,常住人口 14834 人。兰溪乡位于江永县西南边缘,面积 59.2 平方公里,常住人口 6939 人。源口乡位于江永县西南部,距县城 48 公里,面积 29 平方公里,常住人口 18145 人。

这些乡镇的人口分布情况反映了江永县的地域特点和经济发展状况。不同乡镇的产业结构和发展重点不同,也吸引了不同数量的人口居住和工作。

江永县的人口结构也呈现出一定的特点。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江永县常住人口为 235699 人,男性人口占比 52.12%,女性人口占比 47.88%,年龄结构中 0-14 岁占比 24.52%,15-59 岁占比 56.56%,60 岁以上占比 18.93%,65 岁以上占比 13.38%。可以看出,江永县的人口年龄结构较为合理,劳动力人口相对充足,同时也面临着老龄化的挑战。

江永县的人口发展与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随着江永县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各项社会事业的不断进步,相信江永县的人口规模和结构也会不断优化,为江永县的未来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基础。

三、经济情况

主要经济指标

2024 年前三季度江永县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良好,地区生产总值达 71.58 亿元,三次产业比为 24.1:25.6:50.3。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江永县在经济发展方面的持续努力和积极探索。2024 年第一季度,全县经济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开局向好,顺利实现 “开门稳”“开门红”。2023 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 99.17 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 30.1:26.4:43.5。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江永县的经济发展呈现出稳定增长的态势。

各产业发展

  1. 农业:2023 年全县农林牧渔业完成总产值 59.5 亿元,增长 4.4%。农业在江永县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播种粮食面积、粮食总产量、油料种植、烤烟产量、蔬菜种植等均有不同程度增长。全年播种粮食面积 25.1 千公顷,增长 0.02%,粮食总产量 13.5 万吨,增长 1.9%;全县油料种植 10.4 千公顷,增长 5.2%,总产量 1.86 万吨,增长 6.7%,其中油菜籽 1.4 万吨,增长 4.3%;全县烟叶种植 1.7 千公顷,增长 1.2%,烤烟产量 0.36 万吨,增长 2.9%;蔬菜种植 19.1 千公顷,增长 2.0%,产量 69.5 万吨,增长 3.1%。畜牧养殖业方面,年末存栏生猪 45.4 万头,下降 9.4%;全年出栏生猪 77.6 万头,增长 2.0%。出栏牛 1.9 万头,出栏羊 2.9 万头。全年肉总产量 6.4 万吨,下降 6.9%,其中猪肉 5.7 万吨,牛肉 0.23 万吨,羊肉 0.05 万吨,水产品 1.62 万吨;禽肉 0.59 万吨,禽蛋产量 0.46 万吨。全县耕地面积 2.3 万公顷,基本农田 1.9 万公顷,农业机械总动力 2.67 万千瓦。水利工程投入资金 1.17 亿元;新增蓄水能力 67.1 万方,新增节水灌溉面积 1.32 千公顷;化肥施用量(折纯)1.59 万吨。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 299 家,增长 2.1%;农民专业合作社 735 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 13809 户;家庭农场 2028 个;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 2.34 万亩;绿色有机地标农产品认证个数 25 个,增长 8.7%,其中绿色食品 21 个,农产品地理标志 4 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 3 个;名优特水产品养殖面积 0.878 万亩,产量 3819 吨;稻田综合种养 0.2 万亩。

  1. 工业:2023 年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 20.7 亿元,同比增长 10.5%。工业在江永县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采矿业增加值 0.4 亿元,占 GDP 比重 0.4%;制造业增加值 18.5 亿元,占 GDP 比重 18.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 1.9 亿元,占 GDP 比重 1.9%。在全县生产总值中,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 20.9%,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28.1%,拉动经济增长 2.0 个百分点。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 63.4 亿元,增长 13.4%,增加值增长 8.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 2.8 亿元,增长 9.0%;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中,发电量 15.5 亿千瓦时,增长 3.2%,其中水电 4.0 亿千瓦时,下降 6.2%,风电 11.5 亿千瓦时,增长 6.9%。2023 年全县工业用电量 1.59 亿千瓦时,下降 10.8%。全年规模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 2.37 万吨标准煤,下降 18.5%。

  1. 建筑业: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 5.4 亿元,增长 14.6%。建筑业的发展为江永县的经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全县三级及三级以上建筑企业 6 家,完成总产值 5.6 亿元,增长 18.1%;房屋建筑施工面积 32.6 万平方米,增长 12.7%,房屋竣工面积 6.96 万平方米,增长 4.2%。

  1. 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9.5%,施工项目 65 个,其中新开工 46 个;本年投产项目 35 个。房地产开发投资 2.36 亿元,下降 67.3%;商品房销售面积 15.28 万平方米,下降 26.4%。

  1. 内外贸易:2023 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0.94 亿元,增长 3.0%。其中:商品零售额 26.34 亿元,餐饮业消费额 4.59 亿元。全年进出口总额 19.7 亿元,同比增长 36.9%。其中出口额 19.7 亿元,增长 37.2%。实际利用外资 6 万美元,对外实际投资 200 万美元;实际引进境内省外资金 35.1 亿元。江永县坚持向南向海向外发展,持续提高经济外向度,在强实体、畅通道、拓市场上下功夫,推动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多措并举” 强实体,狠抓外贸主体培育,建立外贸企业名录,重点扶持广发蔬菜、蔬益园、东永农业、瑶家人、潇湘化工等 13 家外贸实体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培植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外贸综合竞争新优势,扩大对外贸易规模。在进出口实绩、物流补贴、新引进落地外贸企业等方面给予外贸企业政策扶持,去年兑现奖补资金 641.64 万元。帮助外贸企业申报果蔬冷链项目 7 个,已到位项目资金 479.78 万元。推进金融服务外贸,用足用活 “政银担” 政策,协调江永农商行向广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授信 2000 万元,助力蔬菜供港澳直通车项目。“内外兼修” 畅通道,向内建设覆盖城乡的交通冷链物流体系,加快建设辐射湘南桂北的智慧商贸物流城,建成 “上有万吨仓储冷链物流中心,下有千吨产地小冷库、田头小仓储” 的县内完整配送供应链,一次可满足 20 万亩以上蔬菜基地仓储需求,果蔬物流保鲜成本大大降低。向外建立联通内外的便捷高效通关路径,支持县内企业 “走出去”。今年 3 月,江永蔬菜直供香港试点复通,蔬菜在途时间减少 50%,成本减少 15%,构建 “政府主导管理、产地检验检疫、口岸直通放行” 合作模式,打通了低成本、高效率、高品质蔬菜供港的综合通道,每年可直供粤港澳优质果蔬 10 万亩,销售额达 35 亿元以上,向东南亚等海外市场蔬菜出口 13 亿元。“线上线下” 拓市场,支持优势产品开拓国际市场,引导企业参加境内外专业性展会,参加互联网线上推广活动扩大外贸出口途径,利用广交会、东盟博览会、亚洲 (香港) 农产品展、北京科博会、南亚博览会等重点展会及互联网第三方平台,支持中小企业拓展市场。积极培育发展市场采购、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组织开展跨境电商培训两期,组织指导果色添香、戴瑶、优益生态等一批电商企业利用阿里巴巴、亚马逊、ebay 等互联网电商平台开展国际业务。鼓励引导园区已备案的各类工业贸易企业开展进出口业务,引导企业总部业绩回流。今年来,参加广交会线上展企业 2 家,实地参加第三届中非经贸博览会企业 2 家,有效帮助外贸企业增加订单。截至 11 月底,全县果蔬出口完成 14.73 亿元,同比增长 18.5%,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今年来,江永县以省委、省政府支持永州做大蔬菜出口为契机,成立果蔬出口产业专班,制定《江永县进出口贸易产业发展若干政策》,大力支持企业增购供港澳果蔬直通车,打通港珠澳大桥出口新通道,为果蔬出口产业发展提供政策保障。共发放港澳 “直通车” 补贴 200 万元,平均每车节约流通成本 30% 以上,有效激发果蔬出口新活力。同时,积极对接永州海关,在全市率先开展出口新鲜果蔬监管模式改革,将出口果蔬监督抽检前置到种植和加工环节,探索建立供港果蔬 “种植基地 - 加工包装 - 口岸通关” 环节海关信息互通互联机制,果蔬通关效率提高 30%。推行果蔬 “拼装 + 集中申报” 改革模式,内地首批果蔬拼装直供香港的直通车率先在江永县发出,每日出口粤港澳大湾区蔬菜 60 吨以上、水果 5 吨以上,实现果蔬拼装模式供港常态化运行,江永 “香” 型特色果蔬综合出口销量同比增加 30%。11 月 28 日 “江永香柚” 首次出口越南,打破了水果出口 “零记录”,全面打造果蔬出口新脉络。支持鼓励果蔬出口企业建立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确保所有蔬菜产品一单一检、一检一码、码码可查,完成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备案主体企业 110 家、产品总数 147 个。联合市监、海关等部门,对出口农产品从田间地头到餐桌的实行常态化监管,守牢 “舌尖上的安全”,为供港果蔬拼装 “直通车” 保驾护航。同时因地制宜推行 “果蔬混装” 分批出口、集中申报模式,让江永果蔬 7 个小时就能新鲜安全送达香港市民的餐桌上,切实筑牢果蔬出口新屏障。

江永县明确以再生金属资源 (铝、铜、铁、金等) 综合利用与加工业为主导产业、以香芋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业为特色产业的 “一主一特” 产业。引进汽配阀门企业 23 家、黄金珠宝项目 4 个,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12 家,培育省级专精特新 “小巨人” 企业 6 家。主导产业方面,产业园区内中新再生资源、青鹤铝业、华皓新材料以及银铅锌矿、万家门窗等主导企业形成了全产业链条。目前,全县共有再生金属资源综合利用与加工业企业 40 余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16 家,全年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 21.6 亿元,占全县规模工业总产值的 34%。特色产业方面,按照要求,做大以香芋加工为主的特色产业。目前有古茗奶茶、恒正生物等在谈项目 4 家,蔬益园、瑶家人、东永等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企业 14 家,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 15 亿元,占全县规模工业总产值的 24%。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著,全年新引进 500 强企业项目 2 家,分别是乡村振兴水面分布式光伏电站合作开发建设示范项目、山井湾(河源)风电场。全年共签约 5000 万以上项目 45 个,总投资 80.9 亿元。以浙江客商投资为主的汽配产业呈现出 “集群式” 落地、“抱团式” 入驻、“链条式” 发展的江永现象,在全市招商引资工作推进大会上作典型发言。完成外贸进出口 19.67 亿元,同比增长 36.93%,新增两台供港直通车,成功争取果蔬混装出口政策。培育外贸实绩企业 24 家,蔬菜出口总量稳居全省前列。重点项目建设方面,全年铺排市重点项目 22 个,完成投资 55.33 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 120.07%。实施县重点项目 66 个,完成投资 41.65 亿元。全县新能源建设项目完成投资近 30 亿元,水美塘风电、松柏风电项目在全市率先并网发电。智赋万企行动中,完成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 4.12 亿元,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 5.88 亿元。成功创建省级众创空间平台 1 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4 家。深入开展 “智赋万企” 行动,推动 287 家企业 “上云”,82 家企业 “上平台”,打造智能制造企业 2 家、智能制造生产线 3 条、智能工位 16 个。

创新 “三制齐动” 机制,坚持 “一把手带头” 推进机制,由县委书记牵头抓总,县长亲自调度,出台加快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考核办法等文件,将措施具体化、指标数字化、问题清单化。坚持 “12 个月同力” 调度机制,实行逐月调度、逐月分析、逐月压实调度机制,由县委书记、县长带着 “单子”,下沉一线现场 “检阅”、现场解疑、现场交办。坚持 “末位淘汰换岗” 考核机制,严格按照 “谁能干好谁上、谁要干不好谁换” 的考核要求,通过 “正反” 激励,推动各部门形成最强工作合力。2023 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 99.17 亿元,增长 7.1%,创近年来最好成绩。创新 “三产互融” 模式,以 “供” 强 “一产”,分别完成粮食、蔬菜、水果种植面积 37.71 万亩、30 万亩、18.1 万亩,均超目标任务;蔬菜出口 13.48 亿元,增长 68.2%;完成第一产业增加值、农产品加工业产值 29.85 亿元、119.3 亿元,分别增长 4.1%、21.52%。以 “招” 兴 “二产”,2023 年引进签约投资 5000 万元以上工业项目 45 个,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 63.36 亿元,增长 8.7%。以 “文” 促 “三产”,首创推出五天四晚沉浸式女书研学之旅、女书国际音乐旅游周、“两江一道” 精品旅游线路,2023 年文化旅游企业营收 8.81 亿元,增长 40.4%。创新 “三向同优” 理念,持续推进助企服务变优,“放管服”“一件事一次办” 改革连续三年排全市前列,获全省政务公开第三方评估优良等次,营商便利度获全省优秀等次。持续推进绿色发展变优,省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 100%,空气优良天数比率 99.7%,被授予 “中国气候宜居城市(县)” 称号,获评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持续推进城乡经济变优,完成城镇化率 37.06%,提升 1.5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5033 元,增长 6%,农村电商案例入选全国农村直播电商案例库,“三精三微” 经验入选 2023 全国乡村振兴优秀案例。

四、旅游景点

江永女书生态博物馆景区

江永女书生态博物馆坐落在有 “女书复活岛” 美称的浦尾岛上,离江永县城 15 公里。这里四面潇水环绕,风景秀丽,民风淳朴。女书是世界上唯一的性别文字,2002 年被列入 “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2005 年以 “最具性别特色的文字” 被列入 “吉尼斯世界纪录”,2006 年 “江永女书民俗活动” 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女书园是 2002 年修建的,占地面积 2500 平方米,建筑面积 1600 平方米,采用仿明清式建筑风格。这里是江永女书生态博物馆记录、储存女书文化的资料中心,主要通过实物、文字、图片、音像等形式,展示女书原件文献、作品、工艺、书法、学术成果与民俗风情,全面介绍女书厚重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人文魅力。女书字体娟秀,直行排列,自成一体,呈斜菱形,常用字符只有七百多个。女书作品多为五言、七言诗体,内容多为闺中密语,用江永方言土语吟唱,音律优美,韵味无穷。

女书生态博物馆以保护和保存女书习俗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主性为宗旨,是湖南唯一、全国为数不多,以村寨社区为单位,没有围墙的 “活体博物馆”,是女书习俗这一文化空间得以活态传承的标本。独特而丰富的女书民俗如坐歌堂、贺三朝、结拜姊妹、斗牛节、过庙节等,为女书文化的传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女书文化包涵了语言学、文字学、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妇女学、民俗学以及民族文化史和民间文化等多学科信息,为多学科的研究提供了鲜活的样本。

每年女书生态博物馆会定期举办各种活动,如斗牛节、女书学堂夏季暑假班、姊妹结拜等,还结合女书文化独有特色,开展女书文化旅游活动周、旅游活动节,以及利用书法绘画及手工实践等形式多样的专题品牌文旅活动,做大 “惊世女书,香约江永” 的旅游宣传品牌,把江永塑造为女性文化主题旅游目的地,人类性别文化研学的制高点。建馆以来,海内外学者、华人华侨和游客慕名前来考察观光者,每年达 20 万人次以上。

江永上甘棠古村景区

千年古村上甘棠村位于江永县城西南 25 公里的夏层铺镇,是湖南省目前为止发现的年代最为久远的古村落之一。

据县志记载,汉武帝元鼎 6 年(公元前 111 年)至隋文帝开皇 9 年(公元 589 年),在甘棠村一带设置谢沐县治归属苍梧郡,历经 700 年。悠悠时空,物过境迁,那段远去的辉煌距今已有两千余年。

该村名胜古迹繁多,有建于宋、元、明、清四代,记录本村历史文化的摩崖碑林,也是道德文化的传承之地,村内现存有湘南明清时期建筑风格保存完好的 200 多栋民居。上甘棠周氏族人在此定居、延续 40 多代,其村名、村址和居住家族一直不变,在全省乃至全国实属罕见,让人惊叹。它对于研究宋元明清时期的乡村历史、民俗,尤其是研究湘南道德文化传承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004 年 11 月,上甘棠村被评为湖南百姓喜爱的 “潇湘百景”;2006 年被国务院确定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 年被国务院公布为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10 年 6 月,上甘棠建成湖南省首家村史博物馆 —— 上甘棠博物馆,全方位展示古村的村史文化、民俗风情和独特的人文魅力。2014 年该村被评为国家 3A 级旅游景区。

村前环绕清澈的谢沐河,村后逶迤远去的屏峰山脉,村西南面是一大片沃野的良田。独具特色的远眺龟山、昂山毓秀、古衙遗址、月波雨亭、寿萱凉亭、步瀛古桥、文昌阁、古宅民居等甘棠八景,构成了一幅青山、绿水、小桥、人家的美丽画卷。

上甘棠村保存的明代所修《永明周氏族谱》中也以 “吾甘棠,召公驻节过化之乡” 自诩,并引以为荣。以 “甘棠” 名村,尔雅不凡,一改人们对古荆南 “蛮荒” 的认识偏见,也印证了召公曾涉足今湖南永州一带,并将德播于南国、爱结于民心的历史传说。

上甘棠村有很多达人前来打卡,用户评价这里景色优美,是湖南最为久远的千年古村落之一,建筑有特色。超棒的千年古村上甘棠,有着鲜明的古村特色,不仅古建筑精美绝伦,能让领略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的建筑之美,还能欣赏谢沐河的落日余晖,让人心旷神怡。虽然无论从永州还是贺州过来都要一百多公里,但是值得前来一探究竟。近千年的古村静卧在谢沐河畔,村南村北分别矗立着两座宋代修建的古桥。村中的房子高大却有着破旧,窄窄的巷子通风差,墙壁因为潮湿而多青苔,更显得沧桑久远!

上甘棠村古建筑群坐落在湖南省江永县夏层铺镇。这里有寿宣亭、忠厚祠、月陂亭摩崖石刻和历史悠久、保存完整的古民居。十分值得去看一下上甘棠这个两千年古村,这里的古建历宋元明清四个朝代,让人领略不同朝代的建筑特点,十分难得。一个村能建一个博物馆,更是十分罕见。免费的古镇,能看到宋代修建的寿龙桥和步瀛桥,能看到许许多多的古民具,夕阳下,一切美如画!

江永千家峒景区

江永是瑶族聚居地,千家峒是瑶族古都,瑶胞心目中向往的桃花源。2007 年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2014 年被评为国家 3A 级旅游景区,总面积 200 平方公里,四周崇山峻岭,平均海拔千米以上,有 8 万亩原始次森林。

千家峒由上、中、下峒三个盆地组成,四周崇山峻岭,森林茂密,怪石峥嵘,瀑布高悬;峒内田土宽广,土质肥沃,有一条大河贯穿峒中。这里山幽、林深、洞奇、瀑美、泉温,瑶族风情浓厚。至今保存着 “盘王庙”、“盘宅妹墓”、“平王庙” 等瑶族历史文化古迹,流传着神奇动人的民间传说。鸟山、白鹅山、白鹅洞、双塘映月、马山、狗头岩、大泊水瀑布、金童放牧、天女散花、三峰霁雪、仙人桥等自然景观更是迷人,宛若仙境。

大泊水瀑布位于霸王祖村后,距千家峒乡政府 11.5 公里,是一组瀑布群,一条山谷深达 2 公里,沿途有七级倾泄的姐妹瀑,一瀑一形、一瀑一潭、一瀑一景,段落分明,自成首尾。到终端就是大泊水瀑布。此瀑布高 100 余米,宽 30 米,四季不涸,颇为壮观。远看,从上而下笔直,如一条白链悬挂在天空;近观,丝丝银线,白雾茫茫。瀑布下有一水潭,宽约 100 米。瀑布从上而下冲击水潭,浪花飞溅。若身临其境,则感凉风习习,泌人肌骨。瀑布两边各有一石台伸出,形如两个小平台,可供游人观赏,如若将瀑布与两边的石壁组合起来观赏,有如一只巨大的山鹰,展翅飞翔。

千家峒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地方,这里保存着许多古老的建筑和文物,是研究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场所。此外,千家峒还是一个自然风光秀丽的地方,这里有壮观的山峰、清澈的溪流和茂密的森林,是徒步旅行和户外探险的好去处。

在江永县千家峒瑶乡凤岩山村,雨后清晨的村庄上空云雾缭绕,一片片金黄的油菜花田点缀其间,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美丽画卷。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发展千家峒景区,当地政府和景区管理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了对景区的保护和管理,提高了景区的服务水平和质量。同时,他们还积极开展宣传和推广活动,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赏。

五、特色美食

江永县 “江永五香”(香柚、香芋、香姜、香米、香菇等)久负盛名,农产品气味芳香,品质优良。

江永香柚,果形似葫芦或梨状,皮色橙黄有光泽,果实顶部正中有一铜钱大小的突出印环,被称为 “金钱花”。果大皮薄,果肉晶莹如玉、酸甜清香、汁多可口,且可久贮。它的柚皮可制柚皮糖、柚皮菜,柚核可做中药和提炼工业用油。江永香柚是湖南省首届十大农业品牌产品,被中华水果流通协会命名为 “中华名果”,曾取得 “袁隆平特别奖”,并多次在中国、湖南省农博会上获评金奖。

江永香姜,既可鲜食,又可腌制和加工具,有发汗、温胃、驱风寒、解毒杀菌的功能。江永香姜富含姜油酚、姜油酮、铁盐等,有强大的去腥除油力,是调味佐餐佳品。江永万亩香姜抢鲜上市,口感清脆,深受消费者青睐。头茬香姜以其肉质脆嫩、无渣多汁、气味芳香的特点,市场供不应求。香姜种植户采取精细化的种植管理模式,提高了产量。江永香姜在清朝时已有记载,有近千年栽培历史。

江永香芋,独具浓郁芳香、并集香、酥、鲜、脆于一体。香芋烹煮方法多样,烧、炒、炖皆可,与鸡肉、猪肉一起炖、烧,味香而不腻,酥而不烂。江永香芋是江永县蔬菜品种中栽培历史较久,面积较广,产值较高的农产品,连续三年分别获上海科技节和湖南省第二届、第三届农博会金奖,并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江永香芋还被制作成香芋排骨、香芋扣肉等预制菜发往粤港澳,深受客户欢迎。

江永香米,冠于江永 “三香” 之首,仅产于江永县源口乡富源村的蒋家庵、石家庵与铜天社 3 处的 48 丘田内,产品不可多得,极为珍贵。香米粒大、质粘,色呈乳白,做成米饭,质地糯软,芳香浓郁,是湖南稻中绝品,素以质佳味香而饮誉三湘。

江永瑶山油茶香气浓郁、美味可口,有消食健胃的功效,被誉为 “神仙汤”,入选全国特色节气旅游美食。

鸟仔粑粑是江永县松柏瑶族乡的特色美食,主要在春天制作,以鸟梨叶为原料,口感 Q 弹,有春天的味道。

江永还有姜子鸭、油茶鱼、扣肉等特色客家美食。姜子鸭以其独特风味备受瞩目,油茶鱼凭借鲜美的鱼肉与浓郁油茶的融合成为一大亮点,香气扑鼻的扣肉,肥瘦相间、入口即化。

六、酒店数量及旅游接待能力

江永县的酒店数量虽暂未明确统计,但从各类酒店预订平台上可以看出,江永有不少可供游客选择的住宿地点。如江永女书大酒店、千源江永大酒店、江永甘棠水乡园农家乐、江永上甘棠桃源山庄公寓、江永鑫园国际大酒店、永州寿隆桥客栈、江永香穗大酒店、江永古香居、永州云梦商务宾馆、尚客优酒店(江永永华国际店)、江永回龙山庄大酒店、江永奥诗咔艺术酒店、江永昌裕宾馆、古村民宿(上甘棠村分店)、江永幻心主题酒店、江永蒋郑宾馆、江永旭日升休闲农业园民宿、江永桂山酒店、江永望山楼民宿、江永永允酒家、城市便捷酒店(永州江永店)、轻奢名宿酒店、米漾米居酒店(江永智慧城店)、柏曼国际酒店(永州江永店)、尚客优酒店(江永永华国际店)、长虹宾馆、维也纳酒店(江永永华壹号店)、千源江永大酒店等。这些酒店涵盖了不同的档次和风格,满足了不同游客的需求。

江永县通过一系列举措不断提升旅游接待能力。2023 年江永县文化旅游人才集中培训在行政中心开班,加强了全县文旅人才队伍的建设,全面提高了江永县文旅接待服务水平。培训内容包括政务、商务接待礼仪、应急处理培训、江永县情、景区讲解、地陪服务技能等项目,为宣传和推介江永,宣讲好江永人文故事奠定了良好基础,促进了江永县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阶。

江永县还积极打造规范化旅游景区,提升游客体验感。坚持以游客为中心,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新增景区造雾系统、增设标识牌、休息座椅等便民设施;加大挖掘各景区文化,全新打造民俗体验式产品,增加景区业态和打卡点;对景区木制建筑设施进行白蚁消杀;加强景区道路的维护与建设。同时,注重提升服务质量,加强对景区工作人员的培训与管理,全面优化景区聘用人员配置,强化景区安全管理,倡导文明旅游,积极推动智慧景区建设。

江永县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下半年工作计划中也提到要加强对旅游景区、酒店、旅游购物点、旅行社导游、讲解员等一线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规范旅游行业管理,增强旅游服务意识,提高旅游服务水平。进一步完善旅游配套,加快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发挥团队优势开展宣传营销,挖掘旅游资源文化内涵,创新丰富现有文创产品,提升文旅传播度和增加旅游收入。

随着江永县旅游业的发展,相信酒店等旅游配套设施也会不断完善,旅游接待能力将持续提升,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游客需求。2023 年江永县接待游客 591 万余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近 57 亿元;“五一” 假期,江永县共接待游客 98.14 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 6.38 亿元;今年 1-8 月,江永县乡村旅游接待人次 182 万人次,休闲农业经营收入 56010 万元。这些数据充分显示了江永县旅游的吸引力和发展潜力,也对江永县的旅游接待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江永县将继续努力,提升旅游服务品质,为游客提供更加优质、舒适、安全的旅游环境。